欢迎访问 网站

常用下载 | 学校首页
党团建设
活动掠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工作 > 活动掠影 > 正文
“挑战杯”红色专项项目||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西畴精神中的耕与赓导语
作者:发布日期:2023-07-25点击数:

 

初识西畴,乱石嶙峋未曾现,山明水秀入眼帘。曾经的不牧之地,到如今的万木吐翠、蒸蒸日上,西畴何能?这样一个“开局”不利的小县如何反败为胜,率先脱贫,拿到致富密码,实现生态蝶变,向现代化而行的呢?答案就在三年的西畴之行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场域和模式发展在不断扩大和拓展。在多民族国家的具体语境和现实背景下,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凝练地区现代化建设经验,以此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这既是实现中国全域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 关照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应有之义。


 

(图片来源:西畴调研队)


西畴,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曾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石漠化山区、原战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县域发展代表,西畴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规律”,探索出“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在云岭大地上走出了一条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互促的现代化路径,总结出红色资源引领绿色发展的地方经验,为中国全域现代化提供了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优秀方案。

团队历时三年扎根西畴,深入县、乡、村三级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立足地方精神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多重现代化内涵精神交汇的发展基点,探索县域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在场与地方能动经验。在历时三年的调研过程中,队伍不断壮大,发展为大一至大四的各阶段学生,从书斋走向田野,将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的书本内容与田野调查方法相结合,赓续“魁阁”先辈的学术报国之志,不断内化和外化“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价值取向及行动指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实践育人创新实践。


初入西畴:石窝窝里长出“西畴精神”

2021年,团队走进西畴,从东升出发,沿着木者村摸石谷片区,重走“最后一公里”,在二十多个田野点中深入探寻“西畴精神”。


 

(图片来源:左图来源于西畴调研队,右图来源于网络)


1956年,一篇关于东升合作社整治经验的文章被逐级上报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毛主席看后,做出了共307字的批示,批示中强调“得不到党的领导,当然就要混乱”。此后,西畴人民谨记东升合作社的建设经验和毛主席的教诲,在发展中总结产生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20世纪80年代,西畴县董马乡的十多户人家抛开了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意图到县外去寻找生活,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土地政策,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接纳他们,无奈,他们只能返回西畴县。时任县长郑清宽了解相关情况后,确定在木者村摸石谷片区开展炸石造地工作以改造西畴县的生活境况。木者村改造完成后,村里的老人就说,“咯是,我就说,搬什么家,搬家还不如搬石头”!喊出了西畴精神第一句朴素的口号。有了木者村的实践经验,其他村寨也纷纷行动起来,自发解决温饱难题,都说,“与其像这样苦熬苦等,不如像木者村人那样苦干实干”!木者村的炮响最终萦绕在整个西畴县的上空。1991年11月,在西畴农田水利建设三级干部会议上,时任县长郑清宽根据木者村“炸石造地”的首创经验,首次正式提出“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自此,在“西畴精神”的引领下,西畴人民不等不靠不要,主动向石漠化和贫困抗争,摸索尝试县域现代化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和谐发展之路。在接下来两年中,团队多次重返西畴,立足县域,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从县域治理和绿色发展出发,探究“西畴精神”引领彩云之南蝶变的过程。

 

小县何能:国家在场与地方能动形成合力

边疆民族地区是地缘与民族结构异质性最为突出的地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始终是新时代中国全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边缘性、过渡性、封闭性等发展困境,以西畴为代表的小县如何形成国家在场与地方能动的合力,共同推动县域现代化建设成为团队关注的核心问题。


 

(图片来源:西畴调研队)


2021、2022年两年期间,本研究以“西畴”为基本观察单位,分县、乡、村三级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并对“西畴精神”典型人物进行深度访谈,借助质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对田野中收集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也对西畴各个版本的县志、年鉴以及相关档案材料进行收集分析,探究小县精神与县域现代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历时两年的调研中,团队依据调研材料在总结小县之困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小县精神的功能、国家在场与地方能动的实际结合情况以及小县的持续之能,发现当地与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陷在“石窝窝”和“山旮旯”的西畴缺乏地缘优势,基础设施薄弱,并不一味追求工业化建设来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而是在环境治理中形成了国家在场与地方自治的合力,直接越过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转向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

同时,团队也聚焦于小县精神的赓续困境,为小县精神赓续提供解决方案,并从县域教育、村落老龄化、产业现代化、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指明小县之“坎”,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场域中再谱新篇,形成中国式县域现代化模式的创新典范。


生态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调研的第三年,团队聚焦西畴精神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2023年暑期,团队成员再次返回西畴,探索西畴生态文明发展历程,并以拍摄视频的形式记录西畴的生态修复经验。

 

(图片来源:西畴调研队)

西畴生态修复最突出的特点是“国家自上而下系统性的生态修复与地方经验的结合”。在上世纪,西畴曾经陷入“石漠化下土地不够便毁林开荒,破坏林木下石漠化加剧”的恶性循环,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口袋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人们自发投入石漠化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改善。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县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西畴县的“六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备受好评,成为生态治理的典范。

通过干部群众二十年来的不懈努力,西畴县石漠化面积从1990年的1078平方公里下降到现在的4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25%提高到44%,治理效果显著。

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举行。正如习总书记在会上强调的,“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西畴精神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为其它地区提供了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耕”与“赓”:“西畴精神”激励下的实践育人

从寻访西畴精神、探索西畴县域现代化治理经验到聚焦西畴生态文明之路,地方发展中涌现的智慧和展现的能动性令人动容。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也凝结了不少成果。在探索小县经验与促进西畴精神传播方面,由团队成员参与编写的书籍《小县何能——西畴县域调查》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3年8月出版;团队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动对接,引荐杂志社对西畴县生态治理案例进行深度报道;在《民族时刊》《人类学之滇》发表文章,被学习强国、新华社客户端等媒体转载,阅读量10万+。此外,团队创立了“云南根红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一种边疆民族地区红色博物馆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宣传传播系统及方法”两项专利。

在实践育人方面,团队调研成果获得云南省文山州民族宗教委的高度认可,得到其感谢批示;相关项目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三下乡”实践活动重点立项,并在“理解中国返乡观察笔记征文”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图片来源:西畴调研队)

团队感悟时代号召,深入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县域在红色精神引领下的发展经验,在这三年扎根田野中,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观察和调研进行实证研究和质性分析,不仅培养了科学思维和综合能力,对县域现代化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等议题有了全面的认识,还激励了团队扩大红色文化宣传、积极践行实践育人的决心。从中国实际中来,到中国实际中去,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研究激励团队赓续红色基因,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撰稿/鲁思妍、高思蓉

编审/马凡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