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拓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省外实习基地,进一步提升MSW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系毕业生到沿海地区就业,2023年6月27日至6月30日,
社会工作系杨金东老师、唐谭老师、郜宪达老师先后到深圳大学、2所深圳医院、7家深圳社会工作机构调研。
2023年6月27日上午,杨金东与唐谭老师到访深圳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儿童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吴文湄和临床服务督导司杨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培养实习交流会。深圳市儿童医院下设公共关系与社会工作部一级职能科室,由院长直管,形成了“医院+政府+社会”合力推动医务社工服务的发展模式。深圳市儿童医院开展了针对儿童的普适化服务和特殊儿童服务。普适化服务包括:就医恐惧患儿医疗游戏服务、普通住院患儿v care关爱空间服务、医护人员压力舒缓服务、志愿服务;特殊儿童服务包括:贫困患儿医疗救助服务、大病儿童及家长支持服务、临终患儿安宁疗护服、儿童保护服务。住院部每层楼都有儿童关爱空间,专职社工每周开展6天活动;儿童ct室闯关游戏宇宙仓有效减轻了儿童对医疗设备和检查的恐惧;深圳市儿童医院全国首创在ICU里设置安宁病房,为临终儿童和家人提供告别陪伴的空间和专业服务;为了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医院还规划设计了“爱医吧”,每天提供咖啡茶水、桌游、情绪疏导、兴趣小组、沙龙讲座等温暖、贴心的服务。
(图1 云南大学教师与深圳市儿童医院公共关系与社会工作部社工合影)
(图2 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宇宙仓闯关儿童ct室)
(图3 深圳市儿童医院为医护人员每天开放的“爱医吧”)
2023年6月27日下午,杨金东、唐谭两位老师到访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与医务部和义工队负责人于丹、医务社工翁洁文、义工代表杨女士交流。于丹老师详细介绍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社工“社工+义工”双工联动、“双工”服务的项目化、专项管理服务模式,对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社工所开展的健康咨询与宣传、心理辅导、危机干预、个案管理、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医疗救助、义工管理、医护关爱、政策倡导及科室行政等工作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具体介绍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溢满爱”——母乳喂养、“向日葵”——复发性流产患者、“同路人”——乳腺癌患者、“妇二代”——学生社会实践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最后,双方就进一步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培养中的毕业实习、课程开发、成果合作产出,召开学术会议等进行了交流。
(图4 云南大学教师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社工交流合影)
2023年6月27日下午,两位老师赶往深圳市社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心李艳刚总干事和魏龙群副总干事、胡旦旦副总干事就联合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与两位老师展开讨论。三位机构负责人对社工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社会工作学生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早日考取社会工作师资格证;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提升项目化解决问题、回应社会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公文写作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提升抗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杨金东老师表示,上述建议既是实习机构对实习生培养的需求,也是学生未来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要求。最后,双方就学生实习培养要求达成共识,希望后续能就科研、督导培训、课程开发、论文发表、出版专著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
(图5云南大学教师与深圳市社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等交流合影)
2023年6月28日上午,杨金东、唐谭老师到“点亮心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交流。“点亮心光”是深圳首家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致力于为检察机关委托的涉罪相关未成年人及家属提供专业社会调查、心理疏导、观护帮教、监督考察等服务;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普法宣传、公益关爱等活动。两位老师就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项目与点亮心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江丹、关茹丹督导展开交流,双方共享了彼此的团辅督导经验,并就联合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交换了意见。
(图6 云南大学教师于点亮心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交流考察)
6月28日下午,两位老师又来到“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绿色蔷薇”)。“绿色蔷薇”是2015年深圳市注册的社工机构,机构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一个城中村社区,是专门服务流动女工及儿童的社工中心,致力于流动女性、儿童群体生活状况的改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女性健康、性别暴力、家庭暴力、流动儿童教育、女性群体互助网络建立等。杨金东、唐谭两位老师与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丁丽就实习生开展妇女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女工自己办机构的成长历程展开交流。
(图7 云南大学教师与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丁丽合影)
随后,两位老师参观了“绿色蔷薇女工社企”。“绿色蔷薇女工社企”是一个女工姐妹相互支持,发挥特长的互助平台,他们通过参与设计生产,实现自我价值,设计由“深圳市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生产者共同管理,产品由社工中心和生产者自主设计,利润所得用于支付生产者报酬及社工中心的公益工作。
(图8 云南大学教师参观“绿色蔷薇女工社企”)
6月29日上午杨金东和唐谭老师来到了深圳市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王会娟、秘书长林丽丽和项目部负责人施章龙为云大的两位老师详细介绍了深圳市南山区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以及南山区社协的服务范围。南山区委区政府在2007年面向全国招聘95名社工,组建了南山区第一支社工队伍,率先探索“一区一社工、一街道一小组”的服务模式。同年11月,成立了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到2022年,服务领域覆盖到社会福利、禁毒戒毒、精神卫生、残障康复、司法矫正、学校教育等领域。在南山区社工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南山区社协也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包括:宣传和推广社会工作政策,开展专业培训与交流、主题研讨和总结推广经验,评估和表彰,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维护社工权益,提供专业社工服务,承接相关部门委托的政府职能转移项目等。
(图9 云南大学两位老师与南山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会长等交流合影)
为进一步了解南山区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营与服务,杨金东老师和唐谭老师继续走访了南山区知名机构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以下简称“南风”)。副总干事李晓峰和佟佟向两位老师详细介绍了南风的发展历程及所开展的特色服务。南风成立于 2010 年 12 月,其专业发展规划为“一基础一核心三品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以社区为本”为核心,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历奇辅导在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应用、外国人服务及国际化街区建设为三大重点服务品牌。南风全职员工逾 350 人,在 2014 年 1 月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及服务示范单位”,连续两届获评全国百强社会服务机构。南风开展的特色服务及其运用的机构管理模式给两位云大参访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10 云南大学教师与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总干事等交流合影)
6月29日下午,社工系唐谭老师和郜宪达老师来到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习交流,深圳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教育中心主任唐咏教授、许英副教授和李冰玉老师开展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培养交流会,会议由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唐苏勤老师主持。唐谭老师和唐咏教授就两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与MSW培养进行了交流。许英副教授针对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倡导方面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与云南大学两位老师进行了热烈交流,李冰玉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干预研究的独特见解。唐咏教授希望未来两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在田野调研、实务工作和学术论坛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两校社会工作专业稳步发展。
(图11 云南大学教师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交流合影)
6月30日上午,唐谭老师和郜宪达老师来到了深圳市成立最早的社会工作机构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以下简称为“鹏星”)。鹏星的总干事彭海艳和副总干事刘西重带领两位老师参观了机构并详细介绍了机构所开展的业务。鹏星成立于2007年6月1日,是深圳市首家专业社工机构,业务范围涵盖社工服务、专业培训、孵化培育、评估研究、顾问督导等,服务内容涉及民政、妇儿、残障、教育、家庭暴力防护、精神卫生/康复、劳务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街道社会组织孵育等。因其在反家暴和儿童妇女救助工作中的突出成绩,鹏星常常被称为“鹏星反家暴中心”。据刘西重副总干事介绍,目前深圳市宝安区已经形成了以妇联为组织者,公安、法院、综治、网格等多部门协作的网络系统,当发现家暴受害者时,系统将被启动,多部门将协同合作共同跟进受害者的服务与救助,知道救助服务完成为止,而每个受害者都将有长达三年的社会工作追踪回访服务。唐谭老师表示,政府多部门协作对于妇女儿童救助来说至关重要,宝安区的经验非常值得昆明借鉴学习。
(图12云南大学教师与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总干事等交流合影)
6月30日下午,此次深圳行来到了最后一战——龙岗龙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龙翔”),龙翔的理事长彭东强、副总干事陈柳均和常务副总干事吴满纯向唐谭老师和郜宪达老师详细介绍了龙翔的发展历程和服务内容。龙翔成立于2007年,扎根社区,长年在社区开展儿童、老人、残障、精神卫生等服务,收获较好口碑和业界的认可。龙翔也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安全号列车”项目,该项目专门为流动儿童设计,不仅在深圳,也在四川、贵州贫困地区得到了运用,并收到良好效果。郜老师表示,希望未来能有云南大学MSW的学生到机构实习,也期待云大社工与龙翔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图13云南大学教师与龙岗龙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等交流合影)
一所高校,两所医院,七家机构的深圳学习调研给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的三位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位老师了解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优势、挑战,学习到了深圳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不忘初心的社会工作同行,发现了彼此未来可以共同讨论、增进合作、相互学习的议题与领域,这些都将成为社工系老师们专业成长的宝贵资源和砥砺前行的不懈动力。此次交流,云大老师们还为MSW学生开拓了实习基地,与深圳市儿童医院达成了建立云大社工实习基地意向,坚定了社会工作的初心使命,老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耕耘,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杨金东、唐谭
编审/马凡松